摘要:中国地质学家朱学稳把同类的喀斯特溶洞归纳命名为“天坑”,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同,朱学稳亦被称为“天坑之父”。一处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,20 世纪90 年代在广西乐业被地质科学家们发现。这些溶洞状如巨大的漏斗,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。...
一处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,20 世纪90 年代在广西乐业被地质科学家们发现。这些溶洞状如巨大的漏斗,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。中国地质学家朱学稳把同类的喀斯特溶洞归纳命名为“天坑”,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同,朱学稳亦被称为“天坑之父”。
20 世纪90 年代,随着乐业天坑科考工作的展开,乐业的天坑慢慢为众人所知,也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。
乐业被称为“世界天坑之都”“世界天坑博物馆”,还成为“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”“国家森林公园”“国家地质公园”和“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”。我很有兴趣的一点是,为什么这里被称作“世界天坑之都”“世界天坑博物馆”?
乐业的天坑经过中、美、英、日、法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科考论证,被确认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后,是一个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喀斯特溶洞群,地理地貌上被命名为“喀斯特漏斗”。中国地质学家将其独立出来,命名为“天坑”,当地人把它们叫作“石围”。目前这里已经发现27 个天坑。
这样大面积的天坑群的形成有几个原因:
其一,乐业地区是大面积的可溶性碳酸盐岩。
其二,乐业天坑群处在“S”形旋扭地质构造的中部,这种很少见的“S”形特殊旋扭构造,使岩层产生深度很大的张性裂隙。
其三,乐业充沛的降雨,是形成天坑最活跃的因素。雨水沿裂隙溶蚀岩体,形成地下水系统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下河。乐业的地下河名为百朗地下河。由于地下水长时间对岩层不断侵蚀、搬运,逐渐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,地壳运动时,洞穴局部地方整个岩层垂直塌陷。
其四,乐业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,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互相挤压抬升的造山运动的影响,地表不断往上升,而地下河系统不断向下侵蚀,天坑遂越来越深。这种极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质结构,是大自然赋予乐业的一份厚礼。
然而,至今为止,游客们在这里能够看到的只是它们的外观:刀削似垂直的绝壁,一片片葱茏的植被,在茫茫大雾中若隐若现,透着无限神秘的色彩。
天坑底部是人类从未涉足的几十万平方米的原始森林。20 世纪90 年代之前,科考探险队还没有到达这里,人们完全不知道,在那深深的坑底,幽幽的洞里到底有些什么人类完全不知道的东西。
直到1998 年,广西电视台和乐业县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及专家们第一次进入天坑。2001 年2 月至4 月,中国地质科学院、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、美国洞穴基金会和英国牛津大学洞穴联合会组成的科考队,以及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地质科学院、中国科学院组成的科考队先后对乐业天坑群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,媒体才开始跟踪报道大石围天坑的科考成果。
乐业县的天坑集中分布于60 平方公里范围内,共有27 座天坑,其中22座密集地分布在20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。天坑的数量、分布的密度、形态的典型性和形成序列的系统性决定了乐业就是“世界天坑之都”。这是世界罕见的天坑汇聚之地,全世界3 个超大型天坑(深度与宽度均超过500 米)中,分布在乐业的就有1 个。乐业还有6个大型天坑(深度与宽度在300~500米之间),有国际专家说,这是世界级的旅游探险和观光圣地。
文/ 李元君
图 / 李 晋 梁汉昌
本文原载于《美丽广西》杂志2018年第2期
以科技+人文的方式
解读美丽广西
发现广西价值
展示广西形象
认识不一样的广西,请关注“美丽广西网”!
欢迎订阅《美丽广西》杂志:0771-5825243